红茶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721|回复: 24

旅行和摄影的N种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4 15: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红茶 于 2012-10-4 15:51 编辑

     读图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摄影才很功利地变得这么普及。
  已然是全民皆为摄影师的年代,只要手上拿着一台能拍照的玩意儿,就可能在flicker或者instagram上成为红人。旅行中的红人尤其让人关注,因为拍摄者所看到的风景文化被直观地传达出来,既是客观的记录,又是有情感的个人表达。
  谁不羡慕那些总是“在路上”的人?看看他们旅途中的图像,就嫉妒到牙痒。职业人像摄影师也会为路上的风景所感动,拍些旅行中的小片段。
  而你又见过在哪个美景之处少得了一台专业相机在拍摄在记录?
  摄影和旅行,谁离得开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5: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茶 于 2012-10-4 15:51 编辑

         对大部分游客来说,也许, 在旅行中,摄影不必那么考究。他们更多需要的,是记录。一些欢乐的时刻,时间久了就忘记了,大脑中的小海马容易沉睡,而回头看看那些拍下的瞬间,就轻易找回了被遗忘的时光。  小的时候父亲教我们几个姐妹学习照相,从一台国产的海鸥胶片机开始。裂像对焦把我这个高度近视眼折磨得快疯掉了,因为怎么也看不清那些线条是否都齐整,也想象不出有焦点和没焦点有什么差别。那个时候,拥有自动对焦(Auto Focus)的相机成了我最强烈的梦想。转年,就有老师赠送了一台美能达(MINOLTA)的AF相机。梦想的时间短暂,瞬间就成了现实。
  摄影设备在近20年的确是这样发展的。一有梦,就成真了。
  大街上,几乎人手一部相机,随时随地可以拍,体积那么小,那么轻,像素那么高,还能通过应用软件加不同的滤镜,直接做各种后期。 我没有预想过,对图片制造设备的要求,一被提出就立即满足。数字时代也太瞬息万变了!
  这种速度还有点让我怀念胶片时代,全机械的时期更是有味道。虽然对焦很慢,也因为担心浪费底片而慎按快门,机身就是一坨铁那么重,照片拍完还看不见效果。但是那个时代,摄影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事情,它是一种技能,一种不能轻易模仿的艺术创作形式。而现在因为数字时代的飞速发展,图片泛滥了。摄影不需要任何技术,“傻瓜”每一台设备,只需要不停地释放快门,能逮住一个好画面,似乎就站在摄影师的队伍里了。
  一定有很多人准备好给我扔西红柿了。可能你现在正手持一部微型的手机相机二合一的设备,刚刚还拍了窗外的浮云,还有空姐奉上的午餐,读摄影的文字,到这里就开始反胃。不过我真的没有任何埋怨数码摄影的意思,相反,它的高速发展为我、为我们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且因为它的出现,人们现在开始更严肃地去对待即将被吞噬的传统摄影,并且也沉淀下来去思考摄影的价值和意义,这真的是一个大课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5: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茶 于 2012-10-4 15:52 编辑

      在1936年,单反相机才首次出现,那台德国出品的Kine Exakta采用的还是俯视取景器,到1948年康泰时(CONTAX)才研制出五棱镜取景器的单反,成为当今常见的单反相机外形。现在的单反,想要什么功能都行,LCD取景、全自动对焦、全自动曝光、高速连拍、包围曝光、ISO高到10000……方便摄影人拍摄各种题材。并且它普及得不像话,一度成为文青的“装”备,后来又成了三口之家的必备旅行设备,现在是老年人退休之后寻找生活乐趣的武器。旅行在外,什么都可以不拿,单反不能没有!     一旦在海边拍的云彩出不了层次,夜景噪点太大,或者暗弱光线下虚焦了,人们往往先推托说设备不行,而这个人手里拿的可能都是一台5D了。设备真的就那么重要,一定要追着数码发展的速度和它赛跑吗?
  追溯到单反出现之前,从1839年达盖尔(Daguerre,Louis Jacques Mandé,1789-1851)发明银板摄影术开始,摄影的历史都近100年了,在那期间,已经有无数摄影家用笨重的大画幅相机,以银板、玻璃板为底片,拍摄出至今都无法超越的作品。所谓的“设备”,只要了解它,恰当地使用它,怎么能拍不出作品?最近采访一位著名的摄影师,他就是这个观点的绝对支持者。你见过拍时装图片用卡片机的人吗?绝对分辨率够高,画质够好,印刷效果精美。用他的话来说,“真正把手中的设备玩熟玩透的摄影师在北京没有几个”。根据不同的色温来调白平衡,单就这一点,很多摄影师都可以忽略不计了。我有一次在日本出差,随行的摄影师在拍静物的时候都随身带色卡,我当时很惊讶,但他说这是专业摄影师必需的,无论经验如何,相信眼睛是不够严谨的。北京的摄影师用测光表很普及,但带色卡的少之又少。
  说到严谨,大师中又有反例。很多人喜欢爱德华·韦斯顿拍摄的海螺,他用光独特,自己搭建了一个曝光环境,在圆形的铁筒中他小心翼翼地把海螺放稳,长时间曝光,用1个小时甚至更长。懂摄影的人又该问了:胶片早就互易率失效了,曝光那么久?是的,韦斯顿是这样拍的,他的日记中如是记载。他觉得想用什么曝光组合,眼睛一看就知道了,所以他从来不用测光表,可是他拍摄的作品张张都能做到现在数码设备的高动态效果,从最暗到最亮,高光和暗部都不丢细节甚至达到完美,这才是大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5: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茶 于 2012-10-4 15:52 编辑

         这位大师自由不羁,他在世的日子生活一直有些困窘,对摄影的热情却从来不减。他也找过很理想的工作,不过这工作短暂,是应出版社之邀,为《草叶集》拍摄插图。他用出版社提前支付的费用买了一辆车,开车横穿美国,以自己的理解拍摄风光人文图片。这种模式就好比后来的美国《国家地理》的签约摄影师一般,支付费用,做专题拍摄。让摄影师创作,背后有资金支付所有消耗,这可能是当今很多摄影师的梦想。毕竟,有人开玩笑说:“如果你恨他,就让他玩单反吧!”爱上摄影的人都会像上瘾一般,一边追求技术,一边追求器材,把有限的钱花到无限的摄影消费中。尤其是钟情于传统胶片摄影的人,钟情于大画幅传统摄影的人更是有点“挥金如土”。胶片变得越来越昂贵,相纸的价格也突飞猛进,拍一张底片的成本就数百元,这样的成本使得拍摄的感觉像是小米加步枪,而别人却都用的是机关枪。可是,传统摄影就是有很坚实的拥趸,柯达停产了,依尔福也只在卖库存了,大批传统摄影粉丝买了冰箱囤积胶片和相纸,还在紧巴巴地维系对胶片摄影的追求。当今摄影圈里的很多名家,都还在用胶片拍摄,尤其是大画幅胶片。发哥玩8×10,他是明星中最有名的专业摄影家,而郑中基、杜汶泽、任达华都是很有知名度的明星摄影师,他们一玩,就上胶片。今年在奥运会的现场报道里,还看到一位年长的摄影师在用4×5相机拍体操运动赛场,他是大名鼎鼎的David Burnett,曾参加过越战报道,为从肯尼迪到奥巴马的每一位美国总统拍过照片,联系图片社的创始人,荷赛轮值主席之一。奥运旅行带4×5这么个重家伙,真是有点疯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5: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茶 于 2012-10-4 15:52 编辑

         对大部分游客来说,也许, 在旅行中,摄影不必那么考究。他们更多需要的,是记录。一些欢乐的时刻,时间久了就忘记了,大脑中的小海马容易沉睡,而回头看看那些拍下的瞬间,就轻易找回了被遗忘的时光。可是游客中不乏有大师的存在,因为大师也需要旅行,需要去看世界,作视觉探索,所以,别小觑身旁在拍摄的人,他的作品也许转日就在MOMA卖500美金一幅。所以,在下文中将读到的大师——韦斯顿、弗兰克、荒木经惟、肯纳还有年轻的麦克金利,都是在旅行的路上寻找创作的坐标,一边行走,一边倾注自己对美的认识和理解。他们的性格和情绪完全不同,看作品,你就懂了。然而对于摄影发烧友而言,拍出好作品,留住旅行的美好,就当是生活的小甜点,每当午后沉醉的空闲中,翻出来浏览,立即被幸福感包围。心理的满足,比什么都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5: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茶 于 2012-10-4 15:53 编辑

  
                                      爱德华·韦斯顿
                     (Edward Weston ,1886-1958)
  1941年,摄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接受出版社邀请为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的《草叶集》配图,他选择了一种浪漫的方式:携妻环美自驾旅行拍摄。在将近10个月的时间里, 韦斯顿与妻子两人开着被他们昵称为“沃尔特”的福特汽车穿越了24个州,行程接近25 000英里。旅程中韦斯顿主要使用8×10的大画幅相机进行拍摄。韦斯顿对自己的影像与惠特曼文本之间的关系有很清楚的定位:不作图解式的标注,而是通过影像体现诗人直言不讳的风格以及他对人类经验的广泛重视。韦斯顿的拍摄内容极其广泛,其中对城市和人为改变的景观尤为注重,这些作品和他的代表作《青椒30号》风格迥异。行程结束后,韦斯顿从拍摄的700多张8×10的底片中挑选了74张交给出版社。最终有49张出现在豪华版的《草叶集》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5: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茶 于 2012-10-4 15:54 编辑

  
                                      罗伯特·弗兰克
                         (Robert Frank ,1924—)
  1955年夏天,31岁的瑞士青年罗伯特·弗兰克怀揣首次授予外国人的古根海姆奖金,开着一辆二手福特,带着心爱的徕卡相机,从纽约出发开始了为期一年的环美自驾游。在这次旅程里,弗兰克打算以一个外来移民的视角来呈现他眼中的美国。与当时流行的糖水片不同,弗兰克拍摄的影像构图开放,意涵暧昧,似乎冷漠疏离却又富有诗意。相机对于弗兰克来说,仿如作家手中的笔,自在从容地表达着一个异乡人对他乡的感知和思考。最终,弗兰克拍摄了760多卷黑白胶片,并从二万多张底片中选取了八十三张编成了一本名叫《美国人》的摄影集,在1959年由“垮掉派”作家杰克·克鲁亚克作序在全美发行。这本个人叙事风格强烈的摄影集最终成为现代摄影史上深具象征意义之作,而弗兰克亦由此被誉为现代摄影之父。


                         《草叶集》 1941 爱德华·韦斯顿


                             《美国人》 1955 罗伯特·弗兰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5: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茶 于 2012-10-4 15:55 编辑


                             《感伤之旅》 1971 荒木经惟

                    黄山,近照3, 安徽,中国, 2008 迈克尔·肯纳

                         Running Field,2007 莱恩·麦克金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5: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茶 于 2012-10-4 15:56 编辑

 
                                                                                 荒木经惟
                          (Nobuyoshi Araki ,1940—)
  1971年,31岁的日本电通广告公司职员荒木经惟携爱妻青木阳子作新婚旅行。摄影专业出身的荒木经惟决定像“描写自己经历的私小说”那样来记录这段特别的旅程。“我一直将摄影作为剖析人生、剖析自己的手段。对于我来说,结婚并不仅仅意味着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实际上是一种摄影的旅行。”在旅途中,荒木以灵活的135相机拍摄了大量照片,详细记录了沿途的风物景致和他们的旅行生活。与现在流行的旅行糖水片不同,荒木的影像弥漫着浓浓的感伤,如天启一般暗示着日后阳子的早逝。旅行结束后,荒木用复印机制作了摄影作品集《感伤之旅》,以“私写真”的姿态发出了他个人的摄影宣言。正是从这本源自新婚旅行的自叙体摄影集开始,荒木经惟正式踏上了艺术创作的旅程,并最终以游走于艺术与情色之间的影像风格,蜚声国际艺术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5: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茶 于 2012-10-4 15:56 编辑

  
                                       迈克尔·肯纳
                          (Michael Kenna ,1953— )
  英国著名风光摄影师迈克尔·肯纳酷爱旅行:“在迷人的地方感受这个世界,即使不是为了拍照也想去……我喜欢旅行,一直都很喜欢。这个世界有那么多可以去看去探索的地方,上天却只给了我们那么点时间……”在外旅行时肯纳不喜欢有详细的日程规划,在一个地方待五分钟还是待五天,完全凭兴之所至。肯纳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而对东方则情有独钟,从2008年开始曾连续三年来黄山拍摄。肯纳使用6x6中画幅的哈苏相机并只用胶片拍摄,他坦言这是由于他偏好长时间曝光,而数码相机无法满足的缘故。肯纳的风光照片有着精致的影调和细腻的层次,在极简的画面中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气场,使景物显得空灵而自由。这种“肯纳”式的影像风格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渐风靡,迄今依然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摄影爱好者争相仿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

© 红茶馆论坛( 粤ICP备13007197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壹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