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五泉山人 于 2012-9-19 18:25 编辑
开元寺更多意义上是盛唐的一个文化符号
绿叶黄花之上的开元寺
沙坝镇的陶罐窑
寂静的开元寺村
崖下的一泓清泉是寺院的水源
开元寺位于成县沙坝镇西北方,山寺两旁有两条小溪潺潺有声,在寺前山下汇于一处。有人说这在中国古代堪舆上讲是“两水洗铧”的风水宝地,小小一座开元寺,体现着中国传统风水与生态的完美契合。
“想不想知道一只陶罐是从哪里烧制出来的?”
十月上旬,在成县采访时,深谙当地历史掌故的成县卫生局副局长石贵平抛出了一个让我感兴趣的话题。
在他的陪同下,我们去往县城以西15公里的沙坝镇,到山边寻访一座保留完好的陶罐窑。据他讲,成县制陶业大约起源于新石器时期,产品多为各式陶罐。东汉到西汉时期,陶罐的用途逐渐广泛,制作工艺逐渐精湛,有好多的器具、炊具及装饰用品无不制作精细。全县境内东、中、西部的古窑址出土的红陶、彩陶、陶俑表明,古代制陶业在成县已经非常广泛。
这座陶罐窑从半山腰像一条威风凛凛的蜈蚣向路边探下身形,在一旁的草坡上,还搁置着两只烧制好的陶罐,我不禁赞叹看到的陶罐窑是了解民间制陶工艺的最好实物。
拍照完毕,向工人详细了解了工艺流程后,本以为将要返回县城,石贵平却手指着大山深处的方向又抖了一个包袱:“离这二十来里,有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名叫开元寺村。想不想知道它村名的由来?”
开元寺,我说莫非村子是因寺而得名?他含笑不语。
采访车从柏油路转向泥泞的乡间土路,车窗外一路林木葱郁、野花烂漫,看着四周的地貌越来越偏僻,再想像着一座建立于盛唐开元年间的气势恢宏的古寺,我渐渐怀疑前面自己的推论。
堆满麦草的晒麦场、墙角长满白伞黑褶菌子的老房子、斑驳有点沧桑的戏台……在暖洋洋的阳光下,开元寺村带着些许慵懒的意味出现在我们面前。
村子的南北角上,不到一百米处有两道溪涧沿着山根潺湲流过,最后在村头汇合成汩汩的清流,两水中分处有近低远高的山峦绵延而来,它临水两侧皆是丹藤翠蔓披拂的石崖,一座小寺院独踞其上,给人一种凄寒萧瑟的况味。
三两间屋宇,寺院形制虽小,但我认为它正是传统文士最喜欢歌吟的野风古貌。正如唐岱所说:“或作萧寺凌云汉,古道天行景象,使观者肃肃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