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69|回复: 2

大河西流一段黄河峡谷的地理解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0 12: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五泉山人 于 2012-9-10 12:14 编辑

1.jpg
烟波浩渺后,黄河向西流
2.jpg
傩舞戏,黄河岸边的丰收之舞
3.jpg
大河岸边姊妹峰
4.jpg
罗家洞的亭子
5.jpg
黄河之滨的炳灵寺
6.jpg
川台塬三级地貌清晰可见
  从束缚的峡谷中到了宽阔河川中,平缓的黄河在这里拐了一个"S"形大拐弯,缓缓向西流去。
  大河西流,在短短40公里峡谷中,留下许多令人惊奇的地理现象。
  黄河高原鳅,是以兰州为最下游界限的鱼类,也是兰州鱼类的土生品种,更是黄河污染的生物报警器。
  大河西流之地
  “果然黄河在向西流淌!”当站在永靖县城外的罗家洞寺院悬楼上,大河西流的地理景象便出现在我们视野中。
  穿过永靖县城的黄河大桥,向右沿着公路,顺黄河而下,走过罗家川村,便到了罗家洞。罗家洞距离县城四公里,是一处开凿于高崖绝壁的佛窟,始建于明成化二年(1465)。在县城,人们看到红崖绝壁上镶嵌着一座独立缥渺的飞楼建筑群。这就是罗家洞的标志性建筑飞楼了,飞楼是依着悬崖而建的楼,只有几个粗大柱子承载着所有的重量,这和恒山悬空寺有些相似。悬楼是眺望大河西流的最好去处。
  站在悬楼上,向远处眺望,黄河从东方而来,从束缚的峡谷中到了宽阔河川中,平缓的黄河在这里拐了一个“S”形大拐弯,缓缓向西流去。近处的农家院落、县城高楼、绿色大地,远处的雾宿睡佛的山形等景观,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令人惊叹的画卷。
  从地图上看,黄河在永靖炳灵寺附近的寺沟峡后,算是进入了刘家峡水库。不久,河道转向东北进入刘家峡,等汇合洮河后,又转向西北,过刘家峡大坝后,经过罗家洞到盐锅峡的这一段黄河,直接向西流淌而去。直到在40多公里外,过盐锅峡后,黄河才有复归于向北而去。
  奔腾在峡谷和盆地之间的黄河,河段大多呈现着一种葫芦形的地理构成,狭窄的峡谷区,算是葫芦腰,而宽阔的河谷盆地就是葫芦的肚子,在一放一收中黄河滚滚向前而去。
  西流的黄河,先经过刘家峡,这是长约12公里的峡谷,黄河切穿前震旦系的变质岩后,形成了峡谷,峡谷两岸高山对峙,宽处约200米,最窄处只有50米-60米。而后的河谷盆地,在地理上属于小川——大川盆地,这是刘家峡和牛鼻子峡之间一处盆地,长约12公里,最宽处达到4.5公里。河边的川地,高出河床5米-10米,宽500到1000米,最宽处达3500米,河川内地面平坦,宽整,土壤肥沃,是永靖县最好的农耕区。
  向西流淌的黄河,将我们眼前的河川一分为二。按照地理学的观点来看,大多数东西向的大江大河中,地球的自转对于河流河床的形成,对于流水的侵蚀与切割起了很大的作用。这就导致河道一般靠近河川南侧。
  因此,黄河并不是将小大川盆地平均地分为两部分,而是形成了一大一小的格局,罗家洞到黄河河道比较狭窄,而河道到北面山脚下则非常宽。
  在N多年前,罗家洞一带就流传着一句俗语:“红山白土头,黄河向西流;眼前珊瑚树,尔当此处留。”
  民间传说,这是一位尼泊尔僧侣潘唐娃的师傅告诉他的。清光绪十一年,罗家洞人立了一块石碑,记载这件事,碑文说:邻国尼泊尔潘唐娃之师授潘曰:“红山白土头,黄河向西流;眼前珊瑚树,尔当此处留”。据说,在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年),尼泊尔僧人潘唐娃沿着丝绸之路,跋山涉水,向东而来,寻找师傅偈语中的修行之地。他过敦煌,经炳灵,寻找师傅说的景象。一日,他来到罗家洞,看到这里南北山势险峻,红色山崖熠熠生辉,抬头望去,真是红山白土头,再细看黄河向西流。而此时,红枣尚未摘完,分外显眼,似乎应了“眼前珊瑚树”景致。于是,潘唐娃便在罗家川红石山下以茅庵为屋,开始了修行。
  这句谚语也由此而流传开了,而它背后的地理秘密却鲜为人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12: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泉山人 于 2012-9-10 12:15 编辑

       在黄河的下切下  
       永靖位于陇西黄土高原的西北部,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也是祁连山余脉和陇西盆地的交错地带,其地型结构极为复杂。而穿行在这些地质结构中的黄河,在众多巨大褶皱山脉的阻拦下,不得不一次次拐弯,在山脉之间的缝隙中艰难穿行。大河西流也是这种寻找和穿行的必然结果。这就是黄河向西流的原因了。
  那么,“红山白土头”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为何会形成这一奇特的地理景象?在罗家洞的悬楼上,我们看完西流的大河,想彻底弄清楚偈语的地理秘密,便在这座古老的寺院中寻找大地留下的古老信息。
  罗家洞依托着红色砂岩修建,山崖基本上呈垂直状态,其核心建筑——洞窟,开凿在距离地面一百多米的山腰上,为此人们修建曲折而陡峭的台阶,以方便信徒们的朝拜。我们就是沿着曲曲折折台阶,进入洞窟的。以前寺院的规模应该很大,悬楼西侧的小门告诉了我们这一点。小门前一条狭窄的小道,紧贴着山崖,向前蜿蜒而去,我们想过去看个究竟,但是大块巨石拦住了去路。永靖县委宣传部的聂明利说,冒险进去的人说,山崖上还有不少洞窟的残迹,还曾经在一个残破的洞窟内发现了一只绣花鞋,究竟是何人留的人们就不知道了。
  从地质剖面上来看,罗家洞前的黄河纵剖面是一个巨大的“U”字,这个“U”形的构造是黄河下切形成的。“红山白土头”中红山,其实指修筑罗家洞的红色丹霞地貌的山崖,这是一种红色岩石,是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大部分丹霞地貌由这种红色山岩组成。这类丹霞地貌,大多发生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喜马拉雅运动是造成当今地理地貌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天的高原高山就是这一运动的结果。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下,一系列大山得以抬升。大山抬升,河流向下寻找出路,它不断下切,土壤层被轻松穿透,红色砂砾崖也被毫不费力地割开,直接冲向河川中的坚硬岩石。在黄河的下切下,雨水溶蚀,以及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如此的陡崖。而原先土壤中盐分却没有被流水带走,它们在土壤中被保留下来就形成了“红山白土头”的地理景象。
  不仅罗家洞红山崖和喜马拉雅运动有关。今天的地理气候状况也和喜马拉雅运动有关,它导致了中国东西地势高差增大,季风环流得到了极大加强,各个区域的地理环境区分日益明显。尤其是,西北地区,在喜马拉雅运动的作用下地区的内陆性成分不断增强而处于干旱环境。
  从这个意义上,罗家洞是一处地理形态的见证之地。
  川台塬,大自然修在黄河边的阶梯
  离开罗家洞,原路返回到县城边上,此时,已是中午,在罗家川村附近找了一个农家乐,我们打算简单吃点,然后就奔下一个目标三塬镇。
  农家乐一家整洁的小院,长方形,中间种着一株葡萄,长长的葡萄藤,顺着绳索攀升到了屋顶,红砖铺就的地面,刚刚洒过水,顶着酷暑而来的我们,猛地感觉到阵阵凉意。上房、厢房腾出来当做包厢,葡萄藤下摆开几张桌子,招呼不愿意在屋里受拘束的散客。一两个半大小伙子、姑娘领着端酒上菜,招呼客人。
  这里是距离黄河河道最近的人家了,也是永靖自然条件最好的地方,再加之城乡交界之地,居民的收入相当不错。
  我们要了一碗臊子面,几样小菜,吃过便往三塬镇出发。从黄河河床到最高处的塬上,如果把它们纵向破开,就会看黄河边的地势大体呈阶梯状分布。这便是永靖人日常所说的川、台、塬了。
  川、台、塬三种不同的地貌,也注定要造就在三种地貌下居民有各自不同的生活模式。
  在黄河两岸,不仅地势有黄河的烙印,而且地名中也带有大量的与水有关的名字。地名是人类对一个地方最初的最原始的记忆。在永靖的黄河边上与水有关的地名最多,往往有河、川、沟、池等命名,比如有西河、大川、长湾、涝池等等。而且这命名规律还带着依山傍水的地理特点,地名往往以水北为阳,水南为阴的方式命名,加入了东、西、南、北、前、后等命名,比如东湾、西湾、南塬、北山,里滩、外滩等等。
  沿着永靖到临夏的公路而行,就是上塬的路了。这是一段向上的路,车辆在陡峭的盘山公路上缓缓而行,地势在猛然间升高数十米到百米。我们已经接近台地了。
  川地高出河床大约5米-10米,台一般高出河床150米左右,阶地的宽度达到2000米,而塬的面积要远远超过台,所谓大则为塬,小则为台。
  人类的发展繁衍,则呈现出与河流呈垂直的直线分布状态。这种分布实际上取决于人们对水的使用能力。川靠近黄河,取水方便,自然就成了人们居住的首选之地。而台、塬则一直受困于水,导致人口稀少,生活困难。有这样一个数据,世界人均水占有量为7900立方米,而永靖的人均水占有量高达19万立方米,远远超过世界人均占有量。可是,在永靖民间流传着“山下黄河滚滚流,山头吃水贵如油”的谚语,说的就是台塬上的干涸状况。
  以前,古老的水车能将水提高到距离河面十几米高的地方,现在提灌工程则能将水提升到数百米乃至更高的地方,直接改变塬上居民的生活状态。
  我们曾经拜访过岘塬镇刘家村的一个木雕工匠家。这是这段黄河沿线最为富庶的村子之一。走进村子里,横平竖直的水泥路,将村子分割为一个个的豆腐块,路面整洁,院落利落。我们到了一家专门从事木雕技艺的居民家里,砖雕门楼,黄漆大门,推门进去,我们看到一个方方正正的院落,靠墙一隅是一个小花园,主人的木雕工作室在厨房边上,正在忙碌着。依靠提上来的水,地里收成成倍增加,闲暇时更能从事自己喜欢的手艺。
  在现代提灌工程面前,水对人类的束缚程度大为削弱,水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黄河高原鳅和它们的家园
  从塬上下来后,我们直奔此行的终极目的地——盐锅峡湿地。大河西流,终点拐弯处就在盐锅峡。出县城,我们沿滨河路一路向西,基本上沿着黄河而行。
  黄河在这里奇迹般地拐了一个S形的弯。站在山顶,人们会看到峡谷中的盆地好像一个巨大的太极图,而蜿蜒向西的黄河,则成为太极图的“S”线,这便是太极湖了。实际上,这是盐锅峡水库的一部分,因为河道形成太极图形,所以命名为太极湖。
  过太极湖,继续沿着滨河公路往西,渐渐进入黄河三峡湿地。从1958年开始,人们在黄河上新建了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水电站,形成了三座规模巨大的高原湖泊,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黄河三峡湿地。
  黄河三峡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肖怀念站长说,黄河上的三座水库,所储存的淡水,大约有60亿立方,可算是西北最大的淡水体。这也是黄河湿地的构成基础。1995年,在这里成立了甘肃省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生存在其内的迁徙水禽及其栖息停歇地,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
  这里是西伯利亚通往中亚和澳大利亚地区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的栖息停歇地之一,而且也是守护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防线。如今保护区内有鸟类136种,两栖类4种,爬行类3种,哺乳类23种。最为显眼的是保护区内的鱼类中,仅我国特有的鱼类就达11种之多。
  最让我们关注的是湿地中的黄河高原鳅,这是一种以兰州为最下限的鱼类,也是兰州鱼类的土生品种,更是黄河污染的生物报警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1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泉山人 于 2012-9-10 12:15 编辑

      黄河高原鳅是我国特有物种,分布在黄河上游的干支流中。兰州是它分布的最下游界限。黄河高原鳅有着黑黄相间的皮肤,长着比较平扁的前躯,长得越大,身体平扁得越厉害。最令人惊奇的是身体上没有鱼鳞,而是长着一个个突出的小棱。  高原鳅属鱼类,在地球上分布极为广大,从珠江流域到底格里斯河,从黄河流域到中亚一带均能看到它们的身影。1868年,法国人在西藏采集到了最早的高原鳅属鱼类标本。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国学者寿振黄、张春霖对保存在柏林和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我国条鳅亚科鱼类进行了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整理,发现并报道了黄河高原鳅等三种鳅鱼类。这是我国学者对黄河高原鳅比较早的研究。
  湿地中,这种鱼比较难以发现,平常它们生活在黄河的砾石缝隙中,依靠吃水中的小鱼小虾为生,只有我们翻开石板,或者搅动了水面,它们才惊慌而逃。
  每年4月和5月份,是黄河高原鳅的繁殖季节,它们顺着刚刚消融的河道,沿着黄河逆流而上,产卵繁殖。如今黄河的大坝改变了原有的自然河道,隔断鱼类逆流而上的产卵通道,在大坝作用下水的流速和流量也改变了,导致了水温的改变,使它们产卵环境发生了变化。黄河高原鳅们不断地寻找新的家园。
  我们站在水边,看着黄河高原鳅在水中游来游去,悠闲而自在,似乎远离了人类的生活。其实不然,黄河高原鳅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黄河高原鳅的肝和肾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科学家认为,它们是监测黄河上游重金属污染较为理想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于监测黄河上游水体污染。从这一点上说,它们是黄河污染的生物报警器。检测黄河污染不仅有电子报警器,而且有生物报警器。这是我们所没有想到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如果破坏了它们的生存环境,也就破坏了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
  高原湿地脆弱而独特。生存于此的生物们都有各自的方式,这是它们繁衍生息的法宝。比如秃鹫目光明锐,能俯瞰一切;灰鹤,视野开阔,警戒四周。而黄河高原鳅能生存下去则取决于它们的体型,形状平扁,意味着在水中游动的时候,受到的阻力小,易于逃生,背上被高原紫外线灼伤的几率就小,而且腹部可以存比较多的营养物质度过高原上的冬天。
  水电站的兴建使得自然的黄河彻底消失,变成了人工可调节的黄河。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自身的生存条件也被改造了,并且反过来影响人类,这是不变的事实。
  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条河流,即使同一条河段的不同位置也有它们独特的地理特征,这也造就了一方水土,酿就独特的地理人文气息。从地理角度看大河西流,我们更应该关注身边的动物,关注它们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

© 红茶馆论坛( 粤ICP备13007197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壹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