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凿空西域”,掀开了东西方之间的最后一幕珠帘,长达万余公里的“丝绸之路”被车马、驼队一步步“踩踏”出来。“丝绸之路”的东段和西段的线路基本是平直、单一的,到了新疆所在的中段部分,往往是多线并行、纵横交织。因为天山山系众多山脉阻隔,“丝绸之路”从天山东段开始,一线分为三支.形成北线、中线、南线3条干道,最后又在天山西端交会。
天山交通网络的形成,一举奠定了西域的“丝绸之路”枢纽地位。如果说东西走向的道路是支撑新疆交通的骨架,那么南北向道路则让这副骨架变得有血有肉。在自然与人类合力之下,天山腹地中诞生了近20条堪称“天路”的南北向古道,它们几乎是由探险先驱用脚步“踩”出来的。据新疆史上最早方志《西州图经》记载,仅在天山东段方圆几百里范围内,就有9条通道。
最具代表性的有4条;古乌孙至温宿国(今昭苏-阿克苏)的夏特古道、古乌孙至龟兹国(今特克斯一库车)的乌孙古道、交河古城(吐鲁番境内)至乌拉泊古城(今乌鲁木齐西南郊)的白水涧道、西州(西域都护府驻地,今吐鲁番地区)通庭州(今吉术萨尔县境内)的车师古道。
一、夏特古道
“美丽而冷酷”的夏特古道.既有天堂般的诱惑.也有地狱般的凶险。因为屡屡出现伤亡事件,古道有了“死亡之谷”的名号。
王铁男说“到了木扎尔特冰川下方的木扎尔特河谷,沿岸随处可见累累白骨,有动物的,也有人的;有古人的尸骨,也有今人的遗骸。”
《大唐西域记》对木扎尔特冰川及木扎尔特河谷留下过生动记述“国西北行三百余里,度石碛,至凌山(注冰山),此则葱岭北原,水多东流矣。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寻复结冰……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此处“凌山”是木扎尔特冰川。当时,玄奘从今温宿县境内出发,是沿着夏特古道北上。在“鬼门关”般的地方.玄奘师徒在严寒的初春穿越冰川地带,不能不令人叹服其毅力。
这样一条危险系数极高的路.为何能在唐代成为“丝绸之路”的一段要道呢’来自黄文弼教授的一则《伊犁考古调查简记》提供了一条重要信息。1958年,黄教授率队调查了夏特河下游唐代古城,城郊居然有古代稻作遗址。对此史志专家杨尘解释说“隋至唐初是北半球地质上的一个温暖期,比现在的气候要温暖,特克斯流域甚至可以种植水稻。”也就是说,夏特古道使用最频繁的唐代气候比现在更适合通行。
木扎尔特冰川周围留有很多人工开凿的石梯。这些石梯保存比较成型,应该不是千余年前的唐代遣存。这些应该是清乾隆年间所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做出了天山南北交通史上的一个重大决定,那就是重开夏特古道。”
是年二月.阿克苏办事大臣阿桂率壮丁300人、官兵5oo人从阿克苏启程翻越天山主脊哈拉周里哈山进入伊犁,废弃近千年的古道被凿开。此事在《清实录高宗文录》中有记载。
为防止道路被风雪、流水损坏,清廷令地方政府加派120户人家负责“錾凿磴道”,对道路进行专门维护。那么,乾隆皇帝为何要大费周折地重开古道呢?答案很可能是为开发伊犁服务,当时伊犁刚成为西域首府。1760年至1768年间,从南疆各地调遣农民、工匠官员等约2万人进入伊犁,多数是通过夏特古道完成的,这次迁徙是伊犁移民史上的壮举之一。由于生活、贸易需要,后来从南疆征调的大批棉布、棉花、军需物资,也是通过这里完成的。直到1938年.古道因缺乏管理而渐渐沉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