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泉山人 发表于 2012-9-13 08:13:26

民勤连城:一段被黄沙掩盖了的汉唐遗韵

本帖最后由 五泉山人 于 2012-9-13 13:13 编辑

         


       民勤,石羊河消失之地,黄沙漫漫,人烟稀少,连城古城孑然而立,城内残砖遍地,城外黄沙无边……
  这座古城为何出现在如此荒凉的地方?又是谁让这座古城变成废墟?


五泉山人 发表于 2012-9-13 08:15:34

本帖最后由 五泉山人 于 2012-9-13 08:19 编辑

大漠深处


                                     生锈的弩箭头



                                     城墙已经残破不堪
  出民勤县城往北而行,沙漠和农田总是交错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一切让人生出无限的感慨,“生态巨变”、“风沙肆虐”这样的词句,不时从我们脑海中闪现。
  正是深秋时节,满载着黄河蜜的卡车不时从我们身边驶过,而路边则常常能看到成堆的洋葱。给我们带路的毛焕俊说,民勤人吃得了苦,受得了累,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民勤人在劳作。再加上,民勤的土质好,一年下来,收入总是不错的。
  四十多分钟后,我们到了泉山镇,柏油路刚铺不久,路灯也很新,给这个大漠边的小镇增添了些许时尚色彩。穿小镇而过,往左而行数百米,眼前的景色忽然全变了,一座座沙丘,取代了一块块的农田,如书页一样,翻过去后,风花雪月眨眼间变成了金戈铁马。
  连城古城在距离泉山镇12公里的沙漠中,越往前走,沙丘也越密集,路也变得错综复杂,每个路口总会出现两条甚至更多的岔路让我们选择。毛焕俊在民勤县博物馆工作,因为文物普查的缘故,曾多次到过这里,遇到岔路口略一犹豫,就会为我们指准方向,沙丘越来越大,以至于四驱越野车也无能为力了。
  连城古城是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沙漠古城,也是一座鲜为人知的古城。我们爬上一座大沙丘,此时,已经能看到古城了,而沙丘依旧连绵不绝。看着远方,毛焕俊说,我们只能弃车步行,如果顺利的话,一个小时后就能到达古城。
  这里是民勤盆地的最低洼处,根系发达的沙棘、红柳长得还算茂盛,毛焕俊随手摘下一把沙棘果,递给我,酸中带甜,甚是好吃。沙丘间,忽然发现了农田遗迹。这个让我们惊喜不已,农田是古城存在的必要条件,这说明,我们脚下的茫茫沙海也曾经长满了庄稼。这些农田为何又被废弃了呢?真相只有在我们走进古城时才能显现。
  沙漠中没有路,一阵狂风刮过,路就消失,只有盯着目标前进才不会迷路。古城是汉代武威县的故址,修建在石羊河边,沿河而下,就是石羊河积聚形成的大湖泊——潴野泽。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石羊河尚未改道之前,风沙虽然时刻侵袭着这座古城,但城周围还是有不少的屏障,随着石羊河改道,水越来越少了,古城也日益残破了。
  沙丘渐渐小了,我们已经接近了古城边。两千多年风沙的侵袭下,当年让人仰视的城墙只剩下了残垣断壁,高大雄伟的角楼也变成了一个土台子。


五泉山人 发表于 2012-9-13 08:18:12

千年废墟


                         瞧!这就是当年守军用过的垒石。


                                     古城内发现的人骨
  毛焕俊说,“武威”一名出自汉武帝,他为了宣扬汉军武功军威,故而将在这里命名为武威县,同时也因此而命名武威郡。可惜的是,武威郡郡治当时并不在武威县,而在今武威市区内,当时名叫姑臧县。否则的话,这座古城的规模会更大。人们把武威郡设在姑臧的最大原因是,它地处丝绸之路的交通干线上,被人们称之为“西汉第一国道”(从长安通往西域的交通干线),走的正好是景泰、大靖、姑臧一线。
  “翻越”城墙,进入城内,我们爬上了角楼,也就是城内最高的那个土台子。古城千米见方,一切设施俱全,有兵器作坊,有陶器作坊,有首饰店铺……从城墙边散落的瓷器碎片中,我们找到了它曾有过的繁华。城外沙丘连绵,如同大海中的波涛一样滚滚而来,城墙似乎大海中的一块礁石,抵御着风沙的侵袭。城内遍地黄沙,在大自然的面前,任何的人工建筑总是异常的渺小,无论它曾经是多么的辉煌。
  这座城因东西两城相连,故而人们又称连城。看来叫连城的不止一处,连城似乎也并不是永登鲁土司衙门所在地的专有称呼。既然是汉武威县城,自然也和匈奴人、霍去病有了关系。据说在匈奴人出现之前,这里曾生活着一支名叫潴野人的部落,那时这里生态植被非常好,石羊河的来水,源源不断。后来匈奴人从蒙古高原南下,占据了这里,水草丰美的潴野泽也就成了匈奴人休屠王的游牧之地,湖泊改名为休屠泽。不久,霍去病率军攻占这里,武威县也由此而设。
  这座古城的华丽大幕也由此拉开,汉唐盛世的舞台上,古城上演了近千年的悲喜剧。如今黄沙掩盖了一切,但我们依旧感受出它的风姿。


五泉山人 发表于 2012-9-13 08:18:52

天宝遗事
  城墙边我们发现了一枚圆形石头。毛焕俊说,这是当年防守城市的垒石。这种石头装入游牧民族所用的抛索中,就成为一种令人防不胜防的利器。在入城之前,我们还在城外的沙土中发现了一块生了锈的铁器,铁器有大拇指粗,一头尖,一头大,中间还有孔隙,显然是一枚铁箭头,而且不是一般弓箭上所使用的。我们推测,它应该是大型弩机上所用的。
  这两件器物,让我们有些兴奋,揭开古城秘密,就在它们身上。古城落幕很是突然,如同一台精彩大戏在高潮过后就戛然而止了。无疑,它是遭受了突然袭击而变成了废墟,时间应该在开元年间之后。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考古学者曾经在这座古城内发现了25枚开元通宝,还有一些唐三彩的图片,这说明,在开元年间这座古城还很繁华。
  或许,这座古城的兴衰,和那场把大唐王朝推下巅峰的“安史之乱”有关。人们从一封粟特商人的信件中发现,安史之乱时凉州也曾发生过一起粟特商人的叛乱,这场叛乱是因安禄山而起的。武威县正好在凉州通往河套平原的古道上,这是河西走廊通往内蒙的捷径,从民勤出发大约半个月,就能抵达今天内蒙古的临河一带,再往东走则是河北。这条古道在解放前仍旧能使用,那时逃荒的民勤人赶着骆驼沿古道北上河套谋生。
  武威是从西域东进长安的必经之路,安禄山叛军一旦占据此地,就会截断西域边军的东援通道,这对大唐王朝来说是致命的。或许,安禄山派军从河北走河套沿古道而下,袭取凉州(即今武威市区),谁知偷袭军队在这里被守军发现,守军还击,虽然敌人被击退,但城市却在战火中被摧毁,留下了散落在城门口的开元通宝和城内的垒石。也正是守军的坚守,凉州城内的守军才能击败了叛乱的商团,遏制了战火的蔓延。这座古城,也由此见证大唐王朝凄然转身。
  日已偏斜,沿着来时的脚印,慢慢而回。我们虽然找到了被黄沙掩埋的天宝旧事,但却无法回到过去,只能在夕阳中艰难前行,一路向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勤连城:一段被黄沙掩盖了的汉唐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