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
发表于 2013-4-8 14:36:42
继续往前走,来到一片开阔地上,前方出现了两棵树,路在中间。才想起资料中记载的“山门”,这两棵树高过周围的树木许多,可惜一棵已经死去了。到了这里看到这两棵树才对上。真正往莲花台来的路是从我们路过的大牛窑附近的右手边那条现在拓宽了的土路下到沟底然后顺沟过来,我们走的是现在开发了的“新路”。
转回头和田哥刚子往回走,又发现奇妙的地方。因为我们下山后一直是顺沟往北走没有回头,如果是从北往南顺大牛窑沟进来的话,春夏季四周花草茂盛树木繁翠,见一峰突兀上立巨石于天地间的确给人以震撼。
秦在统一天下之前只是活动在关中和自己的战略大本营关山南北,尤其是秦灵公时期估计还没有看到像华山、泰山这样的山峰对山峰的封禅也是始自秦始皇。所以在当时陇县以西的关山山脉在他们心目中已经是相当的高峻了,而在这样一座山里有这样奇特的地貌怎能不让古人感到天地造化的神奇从而把这里当做祭祀炎黄的祭坛呢!就像关山上的朝那湫池被用来祭祀水神的道理是一样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北方边境依然不太平,秦始皇又利用西巡和修建秦长城与祭祀来强化西北部边境的防卫以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所以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的巡查和祭祀活动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开通回中道修建回中宫,到汉代经过几代帝王的努力终于在汉武帝手中彻底消除边患,而关山历来是中央帝国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争夺拉锯的结合部,帝王们都通过祭祀和西巡来加强边防与强化对这一地区的统治。
甚至汉武帝在某年祭祀是获得“神兽”而改纪元为“元狩”,并一年一次祭祀活动,可见当时规模之大。
山门
技术与天气都不好,没拍出这个气势
红茶
发表于 2013-4-8 14:44:08
本帖最后由 红茶 于 2013-4-8 14:54 编辑
跟着田哥顺沟往南走到莲花台我们宿营地方的下面,往上看崖壁森森然气度不凡,小溪欢唱南流。田哥雅兴大发挥毫在崖壁上写下“红茶队到此一游”,我想古代那么多的摩崖时刻估计都是游玩之后兴之所至泼墨写就的吧。
我有在此攀登的想法,哈哈
红茶
发表于 2013-4-8 14:50:13
田哥墨宝
红茶
发表于 2013-4-8 15:09:47
本帖最后由 红茶 于 2013-4-8 15:28 编辑
莲花台地区历史悠久,虽然经过历代建设和破坏但是自然环境依然有开发的价值。开辟成森林公园供人游览或供信众瞻佛都是很好的,但是从下山开始就领教了开发的质量,出了停车场后一段路路基坍塌,三分之一的路面下面是空的游人如果经过又路塌人亡的危险。
下山的石板路多数石板是活动的,而且台阶高度设计不合理如果不小心就翻落山下。
红茶
发表于 2013-4-8 15:40:48
沟里修建两处木质亭子还算完好,几座桥梁或塌陷于洪水淤泥之中或成为名符其实的断桥。搞笑的是山门附近那一片空地上居然修建那么大一个公共厕所令人啼笑皆非,据说除了每年几次佛事来的信众有几百人以外鲜有游客进山旅游。不知道这个厕所是否是为翻新的祭祀仪式接纳显贵准备的。
红茶
发表于 2013-4-8 15:47:20
残破的千佛洞两侧空留痕迹
红茶
发表于 2013-4-8 16:01:06
红茶
发表于 2013-4-8 16:08:55
现在上下畤负责洒扫与每天上殿开门敬香的老人
炊具
烧柴的灶头
储存的给香客使用的被子和做饭用的压面机
炕
红茶
发表于 2013-4-8 16:19:57
本帖最后由 红茶 于 2013-4-8 16:22 编辑
莲花台始于秦汉,兴盛于唐代。唐宪宗曾敕封·此山为“西陇之名山”,确定四方边界“安置食粮僧道3500名,敕封常住地一份”,可见当年香火之盛。现在上下畤只有2位老汉在负责平常的洒扫与上殿敬香事宜,生活清苦但仍乐此不疲。
新修的房屋与环境也不太搭调,信仰用一种近乎迷信的方式来迎合偶尔跳出时代漩涡的人们。
送这一首神泉赞给看帖到此的朋友
此泉不是非凡水
莲花台上神仙水
干部喝水升高官
学生喝水考状元
农民喝水五谷全
工人喝水拿大钱
此贴不是非凡帖
红茶馆里神仙帖
干部看帖升高官
学生看帖考状元
农民看帖五谷全
工人看帖拿大钱
看帖回帖是美德
光看不回***
晚餐后饱饮“神仙水”沉沉睡去,预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
syrinx
发表于 2013-4-8 17:09:41
新修的房屋与环境也不太搭调,信仰用一种近乎迷信的方式来迎合偶尔跳出时代漩涡的人们。-------难得红茶如此文艺,为了这句话,赞一下!哈哈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