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泉山人 发表于 2013-3-14 10:08:18

平凉庙庄:神秘的隋侯之珠来自何方



庙庄遗址远眺

遗址附近的小河。


精神矍铄的老人。



庙庄村的三霄娘娘庙

庙庄出土的青铜墩



庙庄战国墓遗址

五泉山人 发表于 2013-3-14 10:58:42


遗址上发现灰陶片


庙庄村一社

五泉山人 发表于 2013-3-14 11:00:16


当年的发掘现场。(翻拍)


 庙庄村边玩耍的孩子们

五泉山人 发表于 2013-3-14 11:03:03


征集到的陶珠。


庙庄出土的琉璃珠


 精美的鼎形铜灯

五泉山人 发表于 2013-3-14 11:11:12

本帖最后由 五泉山人 于 2013-3-14 11:16 编辑

          隋侯之珠是战国时期的国之六宝之一,神秘的隋侯之珠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甘肃平凉城东,四十里铺镇外,有一处河边的高地。上世纪七十年代,这一带曾出土了众多的琉璃珠子,它们就是传说的隋侯之珠。       那个叫庙庄的小村庄,究竟发生过什么样的往事呢?       1山中小村       这是一处半山腰的坪台。站在坪台悬崖边,我们将眼前的河谷一览无余,河谷不是很宽,干涸的河床中有几处结了冰的鱼塘,如同大地上的巨眼,散发着神秘的气息。一条抬脚就能跨过的小溪,仍旧曲曲折折地流淌。坪台对面,几个小村落沿着河谷依次分布。      我们转身向后,曾任过平凉博物馆馆长的刘玉林说:“这里就是庙庄战国墓葬遗址了。”山间坪台只有四五十米宽,之后是绵绵群山。刘玉林指着坪台上的一块农田说,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曾经发掘过商、战国墓葬,不仅出土青铜器,而且出土了几十粒蜻蜓眼琉璃珠。      蜻蜓眼琉璃珠被专家认为,它就是史书中记载的隋侯之珠。      隋侯是西周初年,分封在汉水以北及以东的姬姓诸侯。这个国家曾经非常强盛。史书中说,汉水之国隋为大。隋国在战国中后期被楚国所灭。在青铜的铭文中隋国也曾经被称为曾国。1978年,在湖北随州市郊擂鼓墩发现的曾侯乙墓,就是隋侯之墓。当时,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文物多达15000件,仅青铜器就达到10.5吨。显然,隋侯是一位非常富裕的王侯,否则随葬品,也不会如此丰富。隋侯为何如此富有,这和隋侯之珠密切相关。      春秋战国时期,策士们纵横辟阖时,往往要列举六种“中国宝物”,其中之一就是隋侯之珠。至今人们在《庄子》、《韩非子》、《墨子》等典籍中都能找到相关或者类似的记述。韩非子在说完和氏之璧后,接着就说隋侯之珠,其质之美。可见,在韩非子眼中隋侯之珠和和氏璧有着同样的价值。      隋国在南方,而隋侯之珠也自然出自南方。那么,为何在平凉城外四十里铺会出现隋侯之珠呢?这是我们此行所要追寻的谜底之一。庙庄,这座平凉城外的普通小村,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神秘事件呢?      1月29日,我们从平凉出发往东,直奔庙庄而去。庙庄是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镇所管辖的一个小村。有了刘玉林的带路,我们走得非常轻松,过四十里铺镇,在小镇的西面有一座桥,过桥是一条紧挨着河谷的路。我们沿着小路,直奔庙庄而去。      庙庄村在距离沟口四五公里的地方。这是一条狭窄的乡间公路,沿着乡间公路前行,十几分钟后,一座小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这就是庙庄村一社了。今年的冬天并不冷,路边泉水结成的冰已经开始融化了,融水四处流淌,路面泥泞不堪。我们停车查看,顺便打探一下路如何走。刘玉林曾到过庙庄三次,不过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他只记住了大体方向,战国墓葬的详细位置,还要询问一下乡亲们。      此时,正是午后,路边一处向阳背风的墙角,七八位老人家晒着太阳聊天,而路边的草堆边,四五个孩子,正在蹦蹦跳跳。一个悠闲的小村,一个悠闲的午后。

五泉山人 发表于 2013-3-14 11:12:14

本帖最后由 五泉山人 于 2013-3-14 11:18 编辑

2战国墓葬
       对于我们这些不速之客,乡亲们非常热情地指路。末了,他们还是不放心。老人家们指着一位稍年轻的村民说,你们把这个年轻人拉上。我们正好求之不得,就拉着那位年轻村民上了车。
      车上,我们才知道,这位年轻村民名叫张奇,今年63岁了,虽然年过花甲,比起那些老人家来,他的年纪的确不大。在张奇的指点下,我们拐入了路边一条乡间便道。庙庄村其实在两山相夹的河谷中,相对于公路,这条便道更靠近河谷。田野上光秃秃一片,远方小路的尽头,有几间房子。张奇说,那里是个鱼塘,端直走到那里再拐弯。四五分钟后,我们到了鱼塘边。我们在鱼塘边的丁字路口,拐弯,穿过一座水管铺成的桥,走入山中,后来在一处岔路口停车。张奇说,发现战国墓葬的地方,就在我们左边的山坡上。
      山路并不狭窄,足够三马子通行。看得出这是乡亲们运输农作物的下山通道。沿着山路,曲曲折折走了三四里后,来到一处坪台。路上,刘玉林说,严格说这里墓葬有商代的,也有战国时期的。1974年,平凉文物工作者、省文物考古的工作队相继在此进行了发掘。此时,刘玉林也认出来了,这里就是庙庄战国墓葬的遗址。
   “怎么不见电线杆子了?”刘玉林惊叫。这是一处三四亩大小的坪台,大体呈不规则三角形。墓葬的位置正好在三角形两条短边的交界处。刘玉林以前来时,在这里看到一根电线杆,这是他寻找这处战国墓葬的参照物。可惜的是,电线杆早已不见了。张奇说,没有问题,就是在这里。
      这是一处被水冲出来的墓葬,时间大概是1974年夏天,当时一个放羊娃在悬崖边上,赶羊路过,看到地下凸起个东西,结果用手一推,推出一个铜香炉。其实,应该是铜鼎之类的器物。乡亲们不认识,只能当做香炉。后来,放羊娃把“香炉”拿到乡上的收购站卖了。结果,引起了文物工作者注意。一路追问下来,就找到了放羊娃,弄清了“香炉”的来龙去脉。
      很快,省上就派来了文物考古队。他们住在庙庄大队队部,村里好多年轻人都被雇来挖土。张奇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一个工给五毛钱。在一个工普遍只有一毛到八分的时代里,这算是非常高的工分了。张奇至今还念念不忘。唯一让他不满意的是没有参与到考古发掘的细节中去。
      “我们把大土挖得差不多了,就不让我们干了。没有看到人家是如何把宝物挖出来的。”张奇说。清除完,地面大黄土层,接近墓葬的部分就由考古工作者拿着铲子慢慢一点点清理了。
      让张奇没有想到的是,很快这里就成为一处轰动考古界的发掘。
   “在这里挖出了殉葬的奴隶!”从这一点上,人们判断这处墓葬会出土重要文物。春秋战国时代的奴隶主们喜欢用人殉葬,这说明墓葬主人的身份不低。
      庙庄战国墓葬实际上是个残墓,墓葬的前半部分已经垮塌到悬崖下边。墓葬的中间埋葬着墓主人,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奴隶主。墓葬的两边有两个墓台,墓台与墓坑的夯土层一致。右侧墓台殉葬着一名男性奴隶,摆着马头马蹄,生前好像是个御夫奴。左侧墓台殉葬着一个小孩,这是位大约八九岁的小孩。一个玉石锥横穿在腰间骨内,可见,小孩是被奴隶主很凶残地杀死后而埋葬,这就是古代的杀殉。
      从墓葬的形式,人们判断这是一处非常有价值的战国墓葬,可惜的是墓葬大部分已经被水冲毁了,仅仅在靠近断崖的边上留下了这点最后的残迹。随着考古发掘的逐步深入,埋藏在大地深处的历史文物就逐渐出现在人们面前。
      张奇说:“很多人只是听说过,这里挖出了宝,但究竟是什么宝,人们却不清楚。”至今,村民们都弄不清楚,这里究竟挖出了什么东西。可是,对于考古学家而言,庙庄战国墓葬出土的文物,至今让他们孜孜探求。
      返回平凉城后,刘玉林找出了一份他精心收藏多年的资料。这是一份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的资料,除了简单介绍墓葬的情形外,还有三四幅图,给我们粗略地展现了当时考古发掘的情况。这已经是弥足珍贵了。

五泉山人 发表于 2013-3-14 11:13:48

本帖最后由 五泉山人 于 2013-3-14 11:19 编辑

3惊世发现
       当年的发掘现场虽早已填平了,但地面上仍然留下了众多的古文化信息。田野中没有农作物的阻挡,我们可以尽情地在农田中走动,翻动,寻找当年的遗迹。没有走几步,就有了发现。张奇在田垄上发现了一块弧形的灰陶片。他拿过了让我们看,这块灰陶片长约十厘米,宽约三四厘米,略带着弧度,口沿向外伸展翻卷,显然是一件陶罐罐口的一部分。
      随后,就有了更多的发现,五六分钟后,每人都找到了三四片陶片。可惜这些陶片都非常小,最大不过六七厘米。我们把这些陶片集中起来,放在地上,有红色陶,有夹砂陶片,有灰陶,还有叫不出名字的。有着丰富文物考古经历的刘玉林还是明锐地判断出了它们的大致年代。
   “现场,我们初步分析发现的陶片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仰韶时期的,这是那种表面打磨光滑的红陶。第二类是商周时期的绳纹陶片,第三类是战国时期的,素面薄胎灰陶片。这说明,三四千年前,这块坪台上就有人类活动。”刘玉林分析说。可惜的是,发现的陶片都非常小,我们已经无法进一步判断,它们究竟属于哪个时期了,只能大概做一个判断。刘玉林认为,战国以后,这块坪台上就没有人类居住和生活了。
      战国时期是这个坪台上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如今,距离1974年的那次发现,已经过去了39年,但那次考古所引发的种种猜测仍在蔓延,使得这座战国墓葬更加神秘。
      “当时,发现的墓葬,只有一个是完整的,墓主是屈身直肢葬,口中塞满了贝币。”贝币就是贝壳,古代曾经把贝壳当做货币。但是贝壳是东南沿海地区的产物,那么西北地区的贝壳是从何而来的?除了贝币以外,这里还出土了多件鼎、戈等青铜器。而最耀眼的却是蜻蜓眼琉璃珠和一件青铜鼎形灯。这些东西被人们视为国之重宝,它一出现就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如今,甘肃省博物馆还陈列着两件来自庙庄的青铜器。
      最有意思的自然就是那件鼎形青铜灯。这盏灯,制作极为巧妙,将艺术性和实用性巧妙结合,即便是放在今天,也丝毫不逊色。这盏灯可收可合,不用时合起来,就是一个带盖铜鼎。用时组合安装,则是灯。这种设计,带着些神秘色彩。它的秘密在哪里呢?关键之处在铜鼎的两个铜支上。这两个铜支前面是尖的,而鼎盖中间有突起的圆孔,用时把它们打开,两个支插入鼎盖的圆孔中,就牢牢地支起了翻过的鼎盖。然后,倒入灯油,这就是一盏灯了。人们说:“高灯低亮。”这盏灯的高度,大体到人的头部,这就保证了灯油燃烧时,灯烟不会熏人,也能保证灯的亮度,达到最合理比值。不用时,将盖中多余的灯油倒入鼎内,收起铜支,盖好鼎盖,再将铜支的尖端,卡入鼎两侧的鸭首中,这样就牢牢将鼎盖压住。而鼎身和鼎盖,有一个比较宽的结合处。盖上后严丝合缝,灯油丝毫不溢。这是古代贵族们外出旅行时所用的灯盏,也是古人匠心独运的产品,展现了古人高超的智慧。
      庙庄战国墓葬给人们了解战国时期平凉地区乃至丝绸之路沿线的情况打开了一扇窗户。然而,让人们想不到的是,打开一扇窗户的同时却将另一扇更为神秘的大门打开了。
       这座墓地的主人究竟是谁?

五泉山人 发表于 2013-3-14 11:20:23

4隋珠之谜      
       站在战国古墓的遗址上。张奇说,我们所站的地方叫杜家坪,这里背靠王家山,对面是水沟湾,右面则是任家沟,从大山中延伸出来的一个尖嘴,人们也叫独嘴。
      琉璃珠是这个地方不为人知的发现。这座墓葬中琉璃珠子57粒,发现它们的地方也非常有意思,有16粒是在棺椁中发现的,紧挨着墓主的骨骸,无疑这是墓主人的配饰。另外的41粒是兵器的装饰。后来,我们在省博物馆的展厅中看到了其中的七粒珠子。每个珠子直径大约有一厘米大小,外表是一圈圈白蓝相间的鱼目纹图案,外形呈现出淡蓝色,看上去非常漂亮。图案和蜻蜓的眼睛相类似,人们给它起了个非常漂亮的名字蜻蜓眼琉璃珠。
   它们就是典籍中的隋侯之珠。关于隋侯之珠曾有这样一个传说:一次,隋侯见到一条受伤的大蛇身子断了,他用药把蛇身敷住。结果蛇被救活了。蛇伤好了后,为了报答隋侯,就从江中衔了一枚大珠子来报答隋侯,这枚珠子就被人们称为隋侯之珠。
      隋侯之珠真是这样来的吗?显然不是。那么真实的隋侯之珠究竟是什么呢?其实,蜻蜓眼琉璃珠来自埃及,人们又叫它善恶之眼,鱼目纹越多,表明分辨善恶的能力越强大。琉璃最早是埃及人的一大发明。我们现在见到的最早的玻璃珠的标本是公元前1400年前后出土的。此后,琉璃沿着丝绸之路向东方逐渐扩散,到了公元前5世纪后,制造琉璃的技术就逐渐被腓尼基人和古波斯人所掌握。也就差不多在这个时候,琉璃传到了西域。百年后,具有西方风格的琉璃珠就出现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墓葬中了。专家们从费尔干纳盆地、新疆轮台、山西长子、山西太原、河南郑州、河南洛阳连成一条完整的琉璃珠的传入线路,直达湖北随州。
   “庙庄战国墓葬的大体年代在战国早期,恰好和这一时段相吻合!”而这里正是在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段上。这里出土的琉璃珠子应该是最早传入黄河琉璃的珠子。但是,典籍中说的“隋侯之珠”却不是来自埃及的蜻蜓眼琉璃珠子。人们对曾侯乙墓发现的琉璃珠经过化学成分分析后,发现它们是西方钠钙玻璃,并不是本土所造。而隋侯之珠应该是本土所产的,是另外一种琉璃珠——陶心釉陶珠。这种珠子是战国时期方士们的发明。他们用制造铅钡硅酸盐琉璃和钾硅酸盐玻璃的技术,制造了中国特色的琉璃珠——陶心釉陶珠。这就是隋侯之珠了。
      来自埃及的蜻蜓眼琉璃珠和中国本土方士们制造的陶心釉陶珠子在庙庄战国墓葬中都有发现。这说明,西方琉璃珠子沿着古老丝绸之路向东方传播,而东方珠子也顺着丝绸之路向西方逐渐传播。
       平凉是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后一个非常重要的站点。从长安、平凉、固原、景泰到武威,这条线路是丝绸之路上的捷径,也被人们称“西汉第一国道”。隋侯之珠的背后是一次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而庙庄遗址则是这次碰撞的见证之地。
      数千年前,在张骞尚未代表中央政府出使西域之前,丝绸之路就已经开通,东西方的物品,从这条古道逶迤而来,走向远方……


帽子 发表于 2013-3-14 16:25:05

厉害,史学家{:soso_e17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平凉庙庄:神秘的隋侯之珠来自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