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政滴珠山:明代第一才子有遗墨
解缙留下的“悬壶点漏”的真迹。
滴珠山上的飞瀑变成了冰瀑。
泉水滋润了和政全城。
甘泉使喝茶变成了生活中的享受。
县城中的龙泉。
夏日里泉水叮咚的滴珠山山崖上,现在点缀着的却是一条条晶莹剔透的冰柱,在林草枯黄、残雪未消的冬天显露不凡的气象,从滴珠山,我们开始了探查“陇上泉城”——和政,它获此美誉的原因。
滴珠山冰瀑,时间仿佛在这里停滞了
11月28日,记者前往临夏市和政县,寻找著名的明代石刻“悬壶点漏”,听闻它就刻在离县城不远的滴珠山上的一处崖壁上。
“悬壶点漏”,据说是解缙贬谪河州时,看到一道清洌的山泉自滴珠山的石崖上飘摇而下,忍不住挥毫在山石上留下这四个墨气淋漓的大字。
滴珠山,南北长450米,东西宽290米,海拔2154.2米,绝对高差只有45米。
和政县处于青藏高原与西北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秦岭山系西延形成的石质高山区,北部为黄土高原特征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以太子山为主的山脉形成南北向延伸的4条山系和东西向延伸的2条山系将全境分割成4个河谷地带和2个沟谷地带。南部太子山系最高峰海拔4368米,北部最低处海拔1900米,县城附近的河谷开阔地带海拔在2200米左右。全县地貌呈现出山丘起伏、沟壑纵横、山多川少的自然景观。
在和政境内如此壮丽的山系中间,滴珠山只是一处并不显眼的以白垩岩形成的小石山。
满山茂密的林草覆盖、缠绕、摇曳、连结,使得山不高,却自成幽境。我在想是怎样的一位巧匠,熟练地运用锯截、雕凿、腐蚀、胶合、拼接的技艺,做成了滴珠山这样搜妙创真,玲珑小巧的山水盆景。
这巧匠,其实就是发源于滴珠山顶的一泓清泉。
同行的县委外宣办主任虎军说,这股泉水流出十多米即跌落山下,形成高十五六米的瀑布。
我们在一座尚未完工的小石桥上,找到了这道瀑布,只不过它在低温的天气里冻结了,变成了冰瀑。山崖上,点缀着的是一条条晶莹剔透的冰柱,在林草枯黄,残雪未消的冬天显露不凡的气象。时间仿佛在这里静止了,我想到这样的诗句“苍茫的岁月里,遗忘了数不清的点滴,忘记了呼喊,忘记了诉说,忘记了曾经的源头……”
在冰瀑下的一处崖壁上,我们终于一睹了解缙丹书的“悬壶点漏”峥嵘峻峭的墨迹。
换别的季节来,我们看到的将是喷珠溅玉,如沐天雨的景象,如同1438年,大才子解缙途径宁河城时所见。
宁河古城遗迹无踪,只有解大学士的诗墨可供追怀
同样离不开泉水的是洪武八年(1375年),在今和政县境内筑成的宁河城。
明朝廷放弃了城高水低、供水困难的香子城,而在离滴珠山不远的地方修建了宁河城,得到充足的水源。此时的解缙还在江西吉水,还是个年仅6岁的孩童。
这位以编撰《永乐大典》闻名天下的明代著名学问家少年时代就因才思敏捷为时人所重,如同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桂源铺》所写的:“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想不出名也难。
解缙19岁中进士,为明太祖朱元璋所器重。后因上“万言书”批评朝政,被罢官8年之久。朱元璋将解缙之父召进京,说“大器晚成,若以尔子归,益令进。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一句话,将22岁的解缙打发回家,一批就是 10年的 “长假 ”。
一种可能是朱元璋惜才,为磨砺解缙的人格意志,让年少得志的解缙暂时离开,以免过早地在险象环生的宦海里倾覆;另有一种可能是老皇上已经厌烦他在耳边的聒噪,别让他再上第二篇万言书了。
十年之期未到,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就驾崩了,这时,离他的旨意尚差两年。假如解缙回江西吉水老家,专心闭门著述,说不定其人生轨迹将重写。但一心仕途的解缙已经忘了朱元璋的叮嘱,以吊唁先皇名义重返京城。但是,新上台的建文帝对解缙印象一般,加之有人进谗言,说解缙: “母丧未葬,父年九十,不当舍以行 ”。不孝在当时是很大的罪名,建文帝毫不犹豫地就将解缙贬谪到河州去了。
滴珠山因其美姿,历来为文人雅士所钟爱,留下不少诗文墨迹。解缙途经宁河城,自然也要去游滴珠山看看。惊见飞瀑的美丽景象,便在桃池旁一巨石上题写了“悬壶点漏”,被刻石上保留至今。解大学士匆匆走了,但给和政留下了极其宝贵的人文财富。
除了留下的丹书石刻之外,解缙还写过一首名为《咏宁河》的七言绝句。所写的景象也没离开滴珠山的泉水:
“宁河城头百丈涌,泻下通明五色虹;若到关头应驻马,下瓢一饮醉春风”。
十里之地一百多眼甘泉,成就泉城美名
中国最著名的泉城,当是山东济南。而甘肃也有一座泉城——和政。虎军介绍说,和政县全县总面积960平方公里,这是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数字,它恰恰是中国国土总面积的万分之一。县城四面环山,自古以来就有“东依赤壁,西障太峙,北枕安远,南限松岩”的描述。
和政县9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几乎到处都有泉水,凡有村庄人家的地方都有清泉流淌,有的村庄甚至有泉三四处。其种类大多属自流泉,也有泛眼泉。泉的名称众多。有按水量大小分的,叫大泉、尕泉;有的按水温分,叫凉水泉、热水泉;有的按泉眼数量称呼,如九眼泉;有的以流出形状命名,如珍珠泉;也有以居民姓氏为名的,如马家泉、张家泉。在方圆2.8平方公里的县城就有大大小小的清泉100多处。
和政的泉水,有从山涧泻下的飞泉,有从平地涌出的映月泉,有从石缝中漓出的“悬壶点漏”,还有喷泉等等。更奇特的是和政泉水还有预报天气的作用。和政“花儿”里唱的“月亮盘场是刮风哩,缸缸泉拉雾是下哩”。说的正是海拔3000多米高的葱花岭山腰的缸缸泉,由于这个泉的高度和位置的奇特,这里一有云雾就下雨,“缸泉雾雨”也成了和政八景之一。
离滴珠泉不远的原宁河城北角半坡之上,就有名为“龙泉”的清泉。它由两眼自流泉、两眼泛眼泉组合而成,实地去看,不是我想像的依依杨柳下汩汩涌流的诗意模样:在水泥砌成的水池中,一道铁管从上方水泥墩中伸展出来,掬水而饮,却甘甜异常。
虎军说,这样是出于保护水源、水质的考虑。
我和一位挑水的老人开玩笑,和政人真是有福气,把泉水当自来水喝。
明代《茶笺》一书认为:“山泉为上,江水次之。”可见山泉水在古代典籍的记载中被奉为上等饮用水。山泉水多源出山岩壑谷,或潜埋地层深处,流出地面的泉水,经多次渗透过滤,一般是比较洁净清澈,悬浮杂质少,水的透明度高,受污染程度少,水质也比较稳定,所以有“泉从石出清宜洌”之说。
老人盛情邀请我们去喝他家的盖碗茶,一口口品茗,我觉得生活中的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
虎军说和政的泉水不但数量多而且水质清醇,除全县人民饮用而外,这种泉水酿造的青稞酒、“禹王”、“醉春风”、“九州春”等酒闻名陇原,用它来调配成的“啤特果汁”畅销全国,纯净水清沏沁凉,天然清醇。用来沏茶,茶味清香;用它煮熟的羊肉,鲜嫩味长,醇香诱人;用它和面做成的各种面食使人馋涎欲滴。
和政泉多,除了它们特珠的地理构造以外,林茂草长是泉多的主要原因,和政是一个隆起在太子山怀抱里的台地,三面低中间高,和政山川植被覆盖好,处处绿草如茵,山山青岚叠翠,丰富的地下水被不透水的地层截断流出,形成了泉水,造就了闻名遐迩的泉城。
页:
[1]